中共百色市政法委员会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全区政法要闻
政法专题
全区政法要闻

党委政府重视是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金钥匙

日期:2014-02-20来源: 广西法治日报点击:

□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 韦绍仕

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区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稳步提升,部分县区群众安全感排名大幅度赶超进位。为进一步探索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金钥匙,笔者在全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发现,对于这项工作,哪里的党委政府重视,哪里的群众安全感就稳步提升;当地党委政府什么时候重视,那里的群众安全感就在什么时候提升。调研结果使笔者受到一些启发。

一、只有党委政府重视,才能有正确的战略定位

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是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这项工作才能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才能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里面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衡量政法综治工作的标准,是社会稳定的“风向标”。当前,我区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问题纠缠在一起,矛盾日益明显化,更加凸显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性和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进一步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全力做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为我区改革、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正确认识平安建设与解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民生的改善和保障。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大多是由民生问题引发的。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平安建设和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的关键。要坚持以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平安,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织就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二、只有党委政府重视,才能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

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一)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的向往作为努力的方向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向往和期盼,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因此,人民群众安全感又是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活有新期待,对平安有新标准。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评判,涉及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涉及群众生产、工作、生活各个环节。这些单靠政法和综治部门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牢固树立富民与安民共进的理念,把群众对平安的向往和需求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平安建设中让群众参与过程、评判成效、共享成果,才能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

(二)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也存在大量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比如教育、就业机会不公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碎片化”问题,特殊化和特权现象问题,司法不公问题,贪赃枉法、侵害群众权益问题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问题得以解决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较大,造成群众不满情绪不断滋生蔓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安全感的客观评价。这些问题不单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要解决这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只有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上下功夫,在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上下功夫,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把打牢基层基础做为社会治理工作的支撑点

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提升人群众安全感,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以小平安累积大平安。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总结成功经验,切实提高组织、发动、引导群众的能力,打牢平安建设的基础;要转变政府职能,善于通过市场运作、购买服务、举报奖励等方式,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协调社会参与,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调动科技的力量,把传统的沟通方式与现代方便快捷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提高新形势下组织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才能把平安建设放在全局工作来谋划

从平安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平安建设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人民群众对平安需求及理解的变化,平安建设的内涵日益丰富,平安建设的领域不断拓展。一方面,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为当前的平安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同步提升,对平安工作的新要求与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密相连。平安,从安全感上升到了幸福感,从社会治安秩序拓展到了衣食住行、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平正义等全方位、多领域。为此,以治安维稳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意义上的平安建设理念需要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融入更多的民意因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适时提出了“大平安”理念。

“大平安”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而理念的创新必然会导致工作方法与工作重点的改变。政法综治部门只有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才能把平安建设放到全局工作中来谋划,把工作触角从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延伸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推动政法综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激发社会活力相结合,使平安建设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徐陆军]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