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色市政法委员会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法动态 > 市委政法委动态
政法专题
市委政法委动态

百色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禁毒新模式

日期:2014-10-23来源: 法制日报点击:

百色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禁毒新模式

昔日“白粉屯”今日禁毒示范点

□本报记者莫小松

□本报见习记者马艳

 

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辖区河谷、南部、北部三个区域的实际和特点,用3年时间分别开展“平安和谐河谷”“平安和谐边关”“平安和谐区域”创建活动。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前往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的田阳、田东等县,发现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百色市的村屯因地制宜寻找禁毒对策,禁毒工作各有特色,成效显著。

平坡村那温屯位于百色市田阳县田州镇的西北城乡接合部,距离县城8公里。

前些年,那温屯陆续有人沾染毒品。2013年,全屯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35人,吸毒形势严峻,被外界戏称为“白粉屯”。2013年10月,田阳县针对那温屯毒情开展专项整治。

罗某是那温屯吸毒人员之一,专项整治后,县里出台“一对一”帮扶教育措施,村委会主任农日章成为罗某的帮教负责人。

“他经常来找我谈话,指导我种芒果和西红柿,帮我垫钱买化肥,还帮我申请危房改造款。以前我因吸毒身体很差,没胃口,现在戒掉了,化肥100斤随便扛。”提起农日章,罗某十分感激。

据了解,田阳县成立了警务室民警、禁毒专干、医护人员、妇女、吸毒人员亲属“五位一体”帮扶小组,定期开展谈心交流,构建镇、村、屯、家庭四级监控网络。帮扶小组根据条件帮助戒毒人员申请低保,参加免费技能培训,获取法律和心理咨询等,戒毒康复人员的美沙酮药物治疗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

为营造全屯禁毒氛围,田阳县投入45万元为那温屯修建了禁毒文化宣传广场、群众文艺舞台、阳光关爱屋等,在屯里书写禁毒宣传墙标,开展广播电视宣传。

严管之下,那温屯从“吸毒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禁毒示范点。截至目前,该屯无吸毒人员新滋生,在册登记的35名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

田东县祥周镇仑圩村也曾是一个“毒品村”。该村在册吸毒人员3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1.02%。

“本来村民们种沙姜是非常富裕的,但有钱后有些村民开始赌博、吸毒。吸毒的人到处偷盗,卖‘白粉’的遍布全村。”仑圩村党总支部书记吴艳琳介绍说。

为改变严峻的毒品形势,2010年9月,吴艳琳决定发动村里的妇女参与防毒。

吴艳琳的倡导得到村里妇女的热烈回应。10名有责任心、号召力的妇女以及部分吸毒人员家属自发组成祥周镇首个妇女禁毒联防队,同时发展120名妇女为禁毒联防队信息员,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帮组、管控”等工作。

村民甘某曾是一名吸毒人员,吸毒后夫妻经常吵架,妻子多次想离婚。妇女禁毒联防队了解情况后,轮番上门说理,起初甘某态度强硬,认为已经没有办法改过自新。联防队员并没有放弃,以细心、耐心感化了甘某,并帮助甘某连续服用戒毒药品。如今,甘某基本脱离了毒瘾,和妻子重归于好,并外出打工挣钱。

妇女禁毒联防队的热情引起了一些贩毒人员的嫉恨,他们曾偷走村里的变压器,导致村里停水15天,还向村委会倒汽油表示威胁。

“面对毒品,我们绝不能妥协。”吴艳琳说。

在妇女禁毒联防队的努力下,仑圩村的禁毒工作取得突破,村里吸毒人员偷窃现象明显减少,毒情得到有效控制。全村34名吸毒人员中,除2人死亡、判刑1人、15人仍在强戒之外,已有5名吸毒人员成功脱离毒瘾,11人在社区戒毒康复治疗中。

田东县印茶镇新建村县屯是新建村村部所在地,也是田东县毒品问题比较严重的村屯之一。

2010年3月,该屯通过村民选举产生户户联防联控联禁毒品理事会。在理事会指导下,由群众自愿参与,组成禁毒方块,再由方块内农民户主推选中心户。理事会与中心户、户主分别签订禁毒承诺书,开展以理事会组织协调、中心户监督管理、农户自律的村民自治禁毒管理模式。

黄植娥是新建村县屯的一名中心户户主,负责管理12户农户。“平时要组织禁毒联户开会,每5天去一次家访并做记录。吸毒人员外出务工的,回村要先做尿检。”黄植娥说。

工作中,黄植娥了解到村民黄某有偷吸毒品的行为,黄植娥立即汇报理事会,并组织禁毒联户开会商量对策,对黄某进行劝导。禁毒联户通过村规民约孤立黄某,黄白喜事不与黄某往来,农忙时节也不帮忙,黄某感觉自己脱离群体后感觉“没面子”,逐渐认识到错误,与黄植娥签订禁毒承诺书。村民们看到黄某的诚意后,又重新接纳了黄某。

印茶镇党委书记农利芳分析说,户户联防联控联禁“三联”工作充分发挥了群众在禁毒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彰显了禁毒工作“人民战争”的特点,创新了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经过“三联”禁毒工作,新建村县屯没有滋生新吸毒人员,原有的7名吸毒人员中,已有5人成功戒断毒瘾,2人正在强制隔离戒毒。

[责任编辑:张孝国]

 

相关报道

<